我们做规划的时候,一般的建设项目,碰到永久基本农田,都是精确到 1平方米。
原先国土资源部的口号是“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”,现在也是一样的,没有哪个领导敢批准非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。
关于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项目类型,并未放松,根据以往的权利下放经验来看,试点地区试点结束审核会非常严格。
像浙江地方,很多审批都是上海督察局下来查,发现违规分管领导会追责,所以并不意味着放松了。
此外,目前国家在浙江省内从2018年开始试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,项目区范围内允许有条件的进行永久基本农田优化调整。
今年将浙江经验推广向全国,并结合国家精准扶贫工作一起实施。
此外就是国家规定的其他特殊情况,比如说这次疫情严重,需要紧急用地的,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允许疫情结束补充。
除了以上几种,凡是非法占用5亩以上永久基本农田即可判刑。
根据人口数据,人口数据结构,适婚青年,平均生育子女情况等预测农村需要多少。
农村现状建设用地规模大于预测值的,缩减现状建设用地,不增加新增建设用地;存在人口近几年增长快的,农村现状建设用地小于预测值,想应增加新增建设用地。如果在这个基础上,还不够,就从其他地方有偿调剂。
这个叫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指标,和现在和国家扶贫工作一起在做。按照国家统一安排,浙江省以前是和四川对口的,四川有结余指标的地方,通过建设用地复垦调剂他们的建设用地指标,卖给浙江使用,统一安排,高的可以达到100万一亩。
答:建设用地指标又有两个叫法,一个是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。这个是编制规划的时候,就会安排好的,总量规划定了。
二是,每年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。就是相当于把规划的总量,分年度下达下来。每年多少不一定。
国家级的项目用国家指标,省级管辖的省政府下达。
以前指标很多的时候,有项目就有指标,管理很粗放。
答: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,目前国土三调调查出来,有些地方实际上是没有保住,需要进行一些工程恢复。
包括永久基本农田内也有很多非粮化的情况,就是是耕地,但是老百姓不肯种田了,种地收入太低,荒掉了。
不过国家不会松口。下一轮规划,大概率会作为规划任务,分年度要求整改到位,保住耕地保有总量,保证国家粮食安全。
但要说地方政府乱审批是不可能的!
2015年之前都很好搞定,那时候是规定总量,比方说一个县2万亩任务,保住了就行。
这样几年之后发现出问题了!总量还是在的,数字上都符合,但是位置上呢,好的田、平整的田,都被占用了。补充的都是比较差的,甚至有山坡地。
所以现在对基本农田就行上图定界,叫永久基本农田,今年的《土地管理法》也正式更改了!
不但是数字上要有保证、空间位置上也要落实到位,不允许乱占用。
如果一点儿补偿都没有,就把其他省份的建设用地拿给人口流入多的省份,其他省会只会更穷。
对于国家来说,各个省都是自己的孩子,不能因为沿海本来就发达,给建设用地本来就比较多了,再减少中西部,都给沿海,只会造成差距越来越大。
答:现在空间规划有一项重要内容,就是划定三条线。
其中一条就是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,沿海也在划定。目的是限制城市无序发展,基础设施投资导致的地方债务太高了。
每个城市都有人口增长目标的,相应的用地需求就考虑进去了。
至于现在制定的规划,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是不是符合,届时会对规划实施进行评估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