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房子加装电梯 启东发放多份相关规划许可证

南通网    来源:南通网 2019-03-01 10:16
85

每天,位于启东市汇龙镇和平一村122号楼二单元的电梯,都会迎来好几拨参观者,他们有的是住在附近小区的居民,也有的是来自远方的客人。

  这台“幸福之梯”,是启东市首台落成的居民楼加装电梯,距离今年1月8日开通,已近两个月了。

  “一个多月下来,电梯运行十分平稳舒适,感觉比较好。”住在楼道二单元304室的沈建祥告诉记者,建成开通后的一个月里常有其他楼的邻居来“看热闹”,体验一次不爬楼的轻松。

  记者注意到,住在二单元的居民出入电梯都是采用刷卡形式,以此来保障业主的隐私和安全。作为启东市首台落成的居民楼加装电梯,和平一村122号二单元的这座电梯为廊桥式观光电梯,全身由透明材质打造,采光性极好。电梯建在单元外空地上,占地面积约为10平方米,总高度为20.35米。电梯一次最多可容纳8人,总载重为630千克,3楼至6楼都建有长约3米的入户廊桥,方便居民出行。此次电梯项目总造价42万元,3至6层居民每户分担3~6万元不等。

  “建了电梯,我和老伴每天能少爬38级楼梯。”家住304室的张兰英告诉记者,这次加装电梯的住宅和平一村122号楼总共有6层,涉及12户居民,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住户年龄超过50岁。过去因为没有电梯,住在楼上的老年人上下楼成了难题。

  常有人来“取经”:邻里一条心,轻松回家并不难

  作为首台“幸福之梯”的牵头人,沈建祥笑着说,经常有人来跟他“取经”,询问加装电梯成功的经验,他坦言,其实老小区加装电梯的关键就是邻里一条心,只要大家协商一致,想轻松回家并不难。

  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趋势加剧,老年人上楼下楼难问题日益凸显,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。为了解决老年人上下楼难题,2018年,启东市把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列为启东市政府10件为民实事之一。2018年6月25日,启东市住建局、启东行政审批局、启东市场监督管理局、启东市财政局和启东市城管局联合发文,《启东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指导意见》(试行)出台,标志着启东市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正式开始实施,同时这也是南通首份多层住宅增设电梯指导意见出台。

  去年7月中旬,从北京女儿家回到启东后,沈建祥被楼道业主推举为牵头人,来操办加装电梯事宜。方方面面的工作他都考虑进去了,每天他都把项目进展记录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。沈建祥说要耐着性子做工作,要有理有据,千万不能带着火花。

  很快,2018年10月14日,在完成前期的工程规划许可、施工许可、管线搬迁等工作后,电梯正式进场施工,预定工期两个月。考虑到施工期间给生活、工作带来影响,他早早地就和底楼住户打了招呼,希望大家能够相互理解,支持政府的民生工程。趁着电梯施工,他征得大家同意,把楼道的灯光、墙壁都进行更新、亮化,这一部分费用没有让一楼、二楼住户出资。

  “电梯建成后,还有很多后续的问题需要考虑。”的确,在电梯开通后,沈建祥又征求其他住户的意见,拟定了《电梯管理公约》,事无巨细地都考虑了进去,如一般乘坐电梯常识、业主变更后的费用缴纳等。在经过精确计算后,这座电梯的五年维修保养和电费也一次性收缴完成,并委托了楼道内另一名住户专职管理。

  六台正在施工,当地已发放规划许可证20份

  记者从启东市行政审批局了解到,截至目前,启东市共发放加装电梯规划许可证20份、施工许可手续12份。目前,处于施工中的电梯有6台,其中和平一村122号楼二单元、文秀新村2号楼一单元、二单元三台电梯正在进行电梯钢结构施工,还有一个月就可以安装到位,落地开通。

  启东市住建局建设科科长黄险峰表示,加装电梯工作遵循“业主主体”原则,需该单元所有业主同意才能安装,业主还要进行工程报建、设备采购、资金筹措等相关工作。黄险峰坦言,在推进加梯的过程中摸索,当地也遇到了很多困难、问题,也通过各种努力,找到了一些新办法,出台了后续指导意见,加强了质量与安全管理;解决了增设电梯过程中最繁琐的管线搬迁问题,指导意见中明确了管线搬迁由住建局协调,财政局负责资金补贴。

  “老旧住宅附在墙上的管线很多,由居民自己跑各部门搬迁各种管线的难度大,且搬迁费用不确定。”黄险峰说,现在由政府负责,实际上是对增设电梯业主的补贴,也体现了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诚意。接下来,当地还将召开协调会,明确安装电梯的要求,进一步加强对无物业公司、居委会在申请程序上的指导。


编辑者:南通网

分享到: